专业代码:080701
执 笔 人:谭 跃 胡赛纯
审 核 人:阳王东 肖卫初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电子信息时代发展及新工科的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信号处理和电子信息系统硬件设计与编程能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等领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基本要求
毕业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毕业要求2:具备从事电子信息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将它们用于解决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复杂问题。
毕业要求3: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子信息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4:能够设计针对电子信息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5: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电子信息工程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6:能够针对电子信息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7:能够基于电子信息相关的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8: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子信息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9: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追求卓越,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学术道德、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10: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能够就电子信息工程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毕业要求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专业特色
1. 以电子信息类专业老员工创新训练中心、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和全固态储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等省级教学与科研平台为依托,以学科竞赛为驱动,培养员工电子产品研发能力。
2. 与益阳市人民政府、华为和中国电子学会等建立了研究院、实验班、实验室和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中心,实现了员工“零距离” 就业。
四、主干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五、专业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结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分析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高频电子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和FPGA原理与应用实验等课程实验。
主要专业实习(训):电子元器件生产工艺见习、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实习、模拟单元电路仿真与研制综合实训实习、数字单元电路仿真与研制综合实训实习、智能电子系统设计与制作实训、金工实训A、电工电子实训A和毕业实习
主要专业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和毕业综合训练。
七、学制和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符合《威廉希尔中文官方网站授予学士学位实施细则》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八、毕业学分要求和总学时分布
本专业员工毕业要求最低学分为 165 学分,毕业综合训练 要求:合格 |
理论教学共 115 学分(69.70)%; 共 1836 学时(52.25)%。 |
必修 98 学分(85.22)%; 1564 学时(85.22 )% |
选修 17 学分(14.78)%; 272 学时(14.78 )% |
实践教学共 50 学分( 30.30)%;共 1678 学时(47.75)%。 |